發新話題

[轉貼] 生活小貼士:喝飲料先擦瓶口

生活小貼士:喝飲料先擦瓶口

炎熱的夏季,直接打開一瓶飲料,嘴對嘴喝下,是讓很多人覺得暢快的事情。不過,專家指出,這種做法存在不小的安全衛生隱患。那麽,買了包裝的飲料後該怎麽喝呢?

  盡量選擇帶蓋易拉罐

  董金獅表示,罐裝飲料的汙染主要來自兩方面,一方面是在倉儲運輸過程中受到周圍的環境,比如說灰塵、細菌、微生物的侵蝕。另一方面是打開包裝箱以後,暴露在空氣中受到汙染,除灰塵、細菌以外,還會因小動物的爬行等,導致瓶口的汙染。

  針對易拉罐存在的衛生安全隱患,董金獅認為,要不要取消易拉罐目前尚在研究中,因此人們應該正確對待這種流行多年的包裝形式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盡可能保護自己的健康安全。他建議大家不要直接飲用,因為罐裝飲料的外包裝肯定會受到汙染,達不到食品包裝材料的衛生標準。

  在選擇罐裝飲料時,首先不建議選擇拉環暴露在外的罐裝飲料,如果易拉罐上裝有蓋子,能大大減少被汙染的幾率。

  其次,應盡量選擇外拉式的拉環,而不是內翻式拉環。最後,盡量不選單一材料的易拉罐,比如市場上既有鋁制易拉罐,也有馬口鐵材料和塑料(9935,15.00,0.15%)制的易拉罐,可以穿插選擇,避免攝入過多鋁。

  玻璃瓶裝飲料最安全

  此前,由於可口可樂所生產的大批量商業化鋁飲料罐內壁含有雙酚A,消費者也對飲料包裝材料中所含雙酚A極度關註。夏天是飲料熱銷季,除了易拉罐裝的飲料外,玻璃瓶等各種包裝飲料琳瑯滿目,那麽究竟哪種包裝更為安全呢?

  董金獅告訴記者,單從包裝的材料來說,消費者應首選玻璃瓶裝的飲料,玻璃是最為傳統的飲料包裝,因為易碎,現在用得越來越少,但其實玻璃才是健康包裝材料的首選。近年來,塑料因其防摔、方便大行其道,但同時也帶來安全問題,如目前研究認為雙酚A有可能導致嬰幼兒性早熟。

  董金獅指出,除了首選玻璃瓶裝的飲料外,從安全角度出發,排在第二位的應該是金屬包裝的飲料,包括鐵罐、鋁罐等易拉罐。而利樂包是復合材料制成,其內部也是塑料。

  易拉罐拉環別用手擦

  有些消費者擔心易拉罐包裝上的灰塵和細菌,往往會用手或者紙巾進行擦拭,但有關實驗表明,用水沖洗、用紙擦拭、用手擦拭三種處理方式中,用手擦拭最臟。用水沖洗和用紙擦拭的效果雖好於用手,但也只能沖掉灰塵,細菌等殘留物仍清理不幹凈。

  專家指出,最安全的飲用方式是在飲用易拉罐飲料前,用自來水沖洗一段時間,有條件的可以用熱水燙一下,然後把裏面的飲料倒進杯子等容器裏飲用,這種飲用方式是最安全的。

  董金獅還建議,企業應在外包裝上提示消費者是否能夠直接飲用,盡管這種方式有可能會對銷售帶來影響。而且他認為,現在廣告中都是拉開易拉罐拉環直接飲用,這樣無疑會誤導消費者。

  對於螺紋式塑料瓶飲料,董金獅表示,瓶口螺紋部分相當於喝飲料的“餐具”,而這個“餐具”的安全性卻令人擔憂。他建議,購買飲料一定要去正規超市購買,最好是成箱的,沒有打開的,打開以後如果不能確保外面很幹凈,可拿水沖或者拿餐巾紙擦,這雖是有效的去除灰塵的方式,但是不能解決微生物的問題。還有打開以後喝的時候,盡量不要直接拿嘴接觸瓶蓋特別是瓶口,最好是倒在自己幹凈的杯子裏面再喝,以避免出現二次汙染。

  選對吸管喝飲料

  如果沒有杯子,最好用吸管喝。不過,選擇吸管也有很多講究。

  董金獅表示,他們此前的調查發現,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塑料刀叉和吸管,多數沒有標註任何信息,采用增塑劑和大量顏料的現象非常嚴重,顏色偏重偏艷的塑料刀叉制品及吸管產品檢測中曾發現重金屬超標。

  他告訴記者,“三無”塑料吸管的生產原料可能用的是工業級 PE(聚乙烯),或是廢塑料,為了掩蓋吸管的雜色,不法商家就要給吸管染色,顏料裏通常含有鉛、鎘等重金屬,對肝臟、腎臟都可能造成傷害,長期使用會導致血液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,尤其是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、智力發育有嚴重影響。“顏色越鮮艷,安全隱患越大。”

  他給大家介紹了“兩招”來挑選吸管。

  一、看。先看生產包裝袋上標註的信息,是否有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生產許可和編號(QS標誌)。再看顏色,對五顏六色的吸管,消費者盡量不要買,尤其是顏色特艷、特深的,更應引起特別註意。

  二、聞。在吸管未接觸飲料前,最好聞一聞,看有沒有刺鼻異味,如有異味,說明是問題吸管。

  他提醒,要選購包裝上信息齊全的產品,不要選購彩色吸管和打開後有刺鼻氣味的吸管,另外,喝熱飲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吸管。

  >>溫馨提示

  塑料飲料瓶勿重復使用

  塑料飲料瓶方便耐摔,不少人將該廢棄的塑料飲料瓶“廢物利用”,大小不一的塑料瓶有的裝油,有的盛醋,有的甚至被重新灌上熱水成了“便攜水杯”。

  董金獅指出,塑料制品有兩大特點,一怕油,二怕高溫。因為油能溶解塑料,導致塑料裏的一些小分子溶進油裏,帶來健康危害。用塑料制品盛放醋等酸味調味品也不健康,因為酸性液體容易將塑料裏的有害物質溶出。用塑料飲料瓶裝熱水更是錯上加錯,高溫會使塑料瓶裏的有害物質溶出來,進入水裏。因為食品級的PET瓶不能耐高溫,需在低溫使用,一般在70攝氏度以下使用才是安全的。如果消費者所灌裝的飲料或茶酸堿度不穩定,也可能將有害物質帶出來。

  此外,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,國家規定企業不能重復灌裝使用。董金獅指出,反復使用礦泉水瓶或飲料瓶,衛生指標也很難達到。生產企業在生產灌裝時需對該瓶子進行嚴格消毒、清洗、滅菌等程序。但消費者反復使用塑料飲料瓶時,卻沒有經過這些衛生程序,細菌很有可能在瓶子裏反復繁殖,這樣就會導致人體攝入過多細菌。

TOP

發新話題

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,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