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新話題

[轉貼] 2011年 新興市場仍夯

2011年 新興市場仍夯

2010-12-07 01:01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/台北報導

 投信法人近期密集展開2011年投資展望說明會,多數法人預期明年復甦動能會比今年強,全球經濟的成長動能仍來自於新興市場國家,今年下半年以來表現強勁的亞洲股市、農業相關的軟資源,以及亞洲內需消費產業,明年仍持續看好。

 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仍應將新興亞洲、農業、中國、印度、台灣等區域或亞洲單一國家基金佈局,列為核心配置。

 元大投信固定收益部經理呂彥慧分析,回顧今年以來全球經濟成長率表現相對好的都是新興市場國家,股、匯市漲幅前十大也幾乎都是新興市場國家,根據IMF預估,至2015年新興市場國家的GDP成長率,大概都可維持在6至7%的高水準,而反觀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率則都僅有2%,顯見未來的投資主軸仍應擺在新興市場國家。

 至於新興市場中,中國則是法人最看好的市場之一。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,受到壓抑房市投機風氣、嚴控銀行放貸品質、淘汰落後產能、收緊貨幣供給等宏觀調控措施的影響,中國景氣與股市今年略顯降溫,不過中國成長的故事其實從未停歇,在GDP穩定增長、出口貿易回溫、基礎建設暢旺、民生消費活絡等利多題材支撐之下,即便消息面與政策面紛擾不斷,導致陸股短線走勢震盪,但中長線仍可偏多看待。

 楊佳升指出,中國現正處於關鍵性的轉捩點,由於人民幣緩步升值、基本薪資調漲皆為政策引導的長期趨勢,搭配人均所得在突破3,000美元後,將以更陡峭的斜率上揚,整體內需市場的爆發力將令人驚艷。

 楊佳升分析,中國在經歷1960至1970嬰兒潮以及其後1987至1996第一波消費潮後,已於1981至1993再次發生新一輪的嬰兒潮,換言之,自2008年起,中國將享有長達十年的消費高峰期。

 此外,2009年中國人均所得約3,734美元,IMF預估2015年將超過7,000美元關卡,從歷史經驗發現,當人均所得達到7,000美元後的十年,該國經濟結構往往出現重大轉變;舉例來說,1969年後的日本或1988年後的韓國,均出現經濟成長率顯著放緩、所得與消費佔GDP比重上升等情況,推估此種轉變也將在中國上演。

 匯豐金磚四國基金經理人楊惠元表示,目前全球經濟雖處於不對稱的復甦,但整體來看,仍是溫和擴張態勢,股票資產將優於債券,其中最看好新興市場、資源豐富國家,此外,包括房市、大宗商品、農金原物料等,也將是美國聯準會持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下的受惠投資標的。

TOP

發新話題

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,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