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新話題

[轉貼] 歐元區信用危機 本季還有一波

歐元區信用危機 本季還有一波
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廖玉玲/綜合外電】 2011.01.03 04:02 am


   
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(CEBR)發布2011年十大預測,名列第一的是歐元區在春季可能爆發第二波信用危機,因該區將面臨數兆美元債務到期的壓力。歐元區如果再不設法縮小競爭力的差距,歐元維持目前形式再運作十年的機率,僅20%。

歐元區成員國今年有高達數千億歐元的債務到期,光是西班牙和義大利,在2011年上半年就需再融資4,000億歐元(5,300億美元)。銀行業同樣有再融資壓力,更別提還有上看數千億歐元的房貸抵押債券到期。整個歐洲債市形同一個壓力鍋,隨時可能爆開。

專事流動性不足債券交易的金融服務商IlliquidX公司創辦人阿莫爾表示,情勢顯然很有可能演變成第二次信用風暴,而且恐怕更嚴重。

他說,問題只是延後爆發,並沒有消失,接下來有數兆美元的債務等著再融資或出售。他預估緊接著會有一波出售資產的狂潮湧現,就像2007年夏第一波信用危機揭開序幕的情況。許多基金經理人和大型機構投資人,打算減少對債券的曝險,因此雖然銀行和政府急著發債籌資,市場需求卻不斷萎縮。

投資人對南歐國家財政狀況沒信心,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籌資計畫恐怕成為不可能的任務。CEBR執行長威廉斯警告,歐元可能就在這個時候分裂。

不過威廉斯也指出,歐洲領袖通常能拿出解決危機的辦法,因此讓歐元崩潰的導火線,應是多數國家不願吞下苦口良藥,強化國家的長期競爭力。各國競爭力差距拉大,是壓垮歐元區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威廉斯在報告中指出,歐元即使今年僥倖逃過崩解命運,價值也難避免大幅縮水,落至和美元平價的水準。歐元兌美元2010年貶值逾6.5%,年初最高升破1.45美元,年底以1.3384美元封關。威廉斯也不排除會出現另一波量化寬鬆政策,以支撐信用市場、預防危機發生。

本周法國、比利時、荷蘭、葡萄牙和德國政府將陸續標售長短期不等的公債,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葡萄牙。法國Natixis 銀行策略師德弗瑟斯表示,如果2011年第一波標售的政府債券並未遭受太大阻力,就是好兆頭,代表投資人願意承擔歐元區周邊國家的債務風險。

聖保羅銀行(Intesa Sanpaolo)預測,最壞情況就是葡萄牙第一季就會向歐盟請求紓困,但該國也是最後一個要求金援的國家。

[ 本帖最後由 守候 於 2011-1-3 17:05 編輯 ]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
TOP

發新話題

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,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