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新話題

[資訊]小時候胖 就該注意了

[資訊]小時候胖 就該注意了

林裕誠(亞東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)體重並不是評估肥胖的最好指標,例如同樣的體重,有人高高瘦瘦,有人則矮矮胖胖。所以,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是評估肥胖較好的指標。BMI可以用很簡單的公式來計算,BMI=體重(公斤)/身高(公尺)2。算出自己的BMI後,再對照衛生署建議的標準值,您就可以知道自己胖不胖了!

在美國,兒童肥胖的盛行率在20年內居然增加了三倍。在台灣,估計五分之一的學齡兒童有肥胖的問題。造成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基本原因,簡單來講,就是能量攝取超過能量消耗因而造成體重增加。

肥胖的原因包括先天體質的遺傳因素與後天養成的環境因素。先天遺傳對於個人有重要的影響,但造成近幾年肥胖盛行率快速增加的主因,則是生活環境的改變,造成攝取過多的能量與缺乏體能性活動。

孩子們吃多卻動得少,看電視、玩電動遊戲、上網的時間增加了;出門坐車少走路;又由於課業壓力,孩子們往往在書桌前整天看書,而減少戶外活動。此外,速食文化也助長了胖小子,像是食物的份量變大了,可樂變成超級杯,加量不加價;加上到處都有速食店及便利商店,孩子很容易就買到高熱量食物與高含糖飲料。

肥胖較容易引起脂肪肝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膽固醇、心臟病、呼吸睡眠中止等身體併發症。在心裡層面上,會有較高的同儕壓力與低自尊心的心理問題。另外,肥胖會使得身體細胞較不能利用血中的糖分,逐漸使得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失去功能,發生糖尿病。

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是因肥胖所引起的問題,值得成人的重視,為了孩子的健康,除了日常飲食及運動習慣的建立之外,對於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問題,則完善的健康檢查也十分重要。

[ 本帖最後由 sendoh96 於 2007-1-11 11:33 編輯 ]

TOP

我小時候微胖~不知道為什麼?長大之後怎麼吃都吃不胖
真羨慕吃的胖的人

TOP

發新話題

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,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