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新話題

[原創] 蒹葭

本帖已經被作者加入個人空間

蒹葭

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;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淒淒,白露未晞。所謂伊人,在水之湄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躋;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坻。
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謂伊人,在水之涘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右;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沚。」 -《詩經.蒹葭》





一襲白袍
那瀑布般的青絲呀
激起的白霧在我眼前瀰漫

我跪在河岸親吻著赤血般的大地
妳立在激流中輕托著掌中的虹
雨過後
虹與妳焰紅的唇瓣
在一剎那間
不見

  不散
水中火中灰燼中 我
等妳

[ 本帖最後由 月映雪 於 2008-11-4 02:04 編輯 ]
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

TOP

這篇很有趣
from: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,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
明代學者〈秦風.蒹葭〉詮釋析論
---明代詩經學史研究的深化---
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    楊晉龍

轉貼其中的結論
明代學者詮釋《詩經.秦風.蒹葭》的詩旨表現的實況與意義,經由前述簡
略的歸納、統計及分析,大致可以獲得以下幾點結果:

(一)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,在以通俗文化角度詮解經書為主流的轉變過程
中,〈秦風.蒹葭〉一詩由於本身具有不確定性的朦朧解說之可能,因此引發不
少現代文學喜好者的興趣,然後從不同的角度解說〈蒹葭〉,其中將詩旨解為思
戀情人的「愛情詩」者屬最大宗,朦朧的愛情感覺正是現代人最喜歡的情緒性愉
悅之一,使得〈蒹葭〉成為二十世紀以來,《詩經》中少數比較受歡迎的篇章之
ㄧ,因此選擇此篇從詩經學的角度進行研究。並且為了要與筆者的博士論文《明
代詩經學研究》,以及「二十世紀前臺灣詩經學史的研究」之研究計畫相互配合,
因而將重點放在明代一朝研究成果的搜尋、整理、歸納、統計、分析等探討研究
上,以便可以更進一步確實了解明代詩經學的研究者或運用者,在詮釋〈蒹葭〉
詩旨之際的表現及其在詩經學史上的意義。

(二)以臺灣所見「四庫」系列及「叢刊」系列的叢書為主要對象,其他舊
籍新刊及微捲為輔,進行全面性搜索的結果,總共獲得六十八位作者的六十七條
詮解〈蒹葭〉的資料。觀察這些不同作者詮釋內容的表現,則大致不離詩經學史
長期以來強調的毛公、鄭玄、孔穎達等以《毛詩注疏》為代表的「漢唐詩學解說
系統」,以及以朱熹《詩集傳》為代表的「宋代詩學解說系統」等兩大派的範圍;
其中以「漢唐學」為基礎的詮釋,主要是從政治參與的公共性角度進行詮解發揮,
歸納其解說〈蒹葭〉詩旨的內涵,大致有:思用周禮之詩、求賢之詩、思故周之
詩、期望秦襄公輔佐周王以圖王業中興之詩、思故周賢人之詩、思賢主之詩等六
種。以「宋學」為根據的解說,則以個人情緒表達的私人性角度進行詮釋發揮為
其主要宗旨,歸納其解說大致有:懷人之詩、思慕隱者之詩、隱者訴懷之詩、懷
友之詩、求道者之詩、思見某人之詩及感時寄懷之詩等七種內容。

(三)以地域空間而論,六十八位作者中除二人籍貫不明外,以今日的地理
劃分論,則來自浙江、江蘇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安徽、河北、山西、湖南、山
東、廣東、四川等十二省,其中以浙江的二十位最多,江蘇的十八位居次。而來
自江蘇、浙江、福建等沿海三省的有四十三位;來自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安徽與
江西等五省共有五十四位,若加上湖北省的五位,則佔所知作者的九成左右,這
六省大約也就是明代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,其中則又以浙江、江蘇、江西等三省
的作者最多。

(四)以時間因素而言,除一人情況不明外,則以出生於十六世紀後半的嘉
靖後期、隆慶、萬曆前期等時間內的三十三人最多,其次則是出生於十七世紀的
萬曆後期、天啟與崇禎等時間內的十二位作者,統計其中出生於萬曆朝以後的共
有三十五人,佔全部作者的五成以上,明朝共二百七十八年,萬曆到明亡僅為七
十二年,由此可見明代萬曆朝開始的詩經學研究,較之明代前期的發展,更為熱
烈興盛的實際狀況。

(五)以學派認同的表現而論,統計出現的解說資料內,雙重認同者分別計
算,則認同《毛詩注疏》者有二十二條,認同《詩集傳》者有五十一條。統計作
者的學派認同傾向,則傾向《毛詩注疏》者十九人,傾向《詩集傳》者四十六人,
並列兩派解說者三人。若綜合前述歷史時間、學派認同、地域空間等相關因素,
並從詩經學史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,則《詩集傳》從明朝建國到滅亡,雖然在天
啟以後開始產生變化,似乎有逐漸傾向《毛詩注疏》的趨勢,但由於明朝很快就
滅亡,此一發展因而中斷,因此就明朝整體的詩經學發展而言,雖有變化但並不
大,《詩集傳》系的解說相對於《毛詩注疏》則一直都佔有絕對性的優勢;因此
所謂明朝後期漢學興盛的意義,不能放在和《詩集傳》相互比較的角度上看,而
應該放在漢學本身發展的歷史中來看,纔具有實質的意義。至於《毛詩注疏》的
發展,則江蘇、湖北與河北地區,大致從正德後即受到注意;安徽地區大約嘉靖
後始有人注意;浙江地區在萬曆後始被接受;福建地區到崇禎後纔發生影響。大
致而言,則是正德以後《毛詩注疏》逐漸受到全面性的注意。

(六)分析毛鄭系與朱熹系針對同一首〈蒹葭〉詩旨的解說,所以出現差異
之故,主要是兩家身處於不同的政治運作的時空背景下,因而對《詩經》詮釋的
意圖不同之故。毛鄭系解說的政治背景是政治領導者「賢德優於血緣」的時代,
《詩經》讀者絕對多數是以參與政治為主要目的,因此《詩經》被當做對政治領
導者的倫理與政治行為具有糾正引導功能的諫書,詮解的方向於是傾向於從推崇
「忠臣孝子」與儆戒「危亡失道之君」的政治方向進行發揮。朱熹系解說的政治
背景,則是政治領導者已經是「血緣優於賢德」的時代,《詩經》做為諫書的功
能已相對微弱,再加上科舉制度的刺激,關心教育者的推展,讀者的數量因而大
大增加、詮釋考慮的適用對象範圍也跟著擴大,因此《詩經》的詮解乃從政治詮
釋的唯一角度解放出來,轉向更多元與多樣的解讀方向,於是在政治解讀之外,
更納入了個人修養、情緒等等屬於私人性內容的解讀,這就是形成兩派不同詮釋
的主要原因。

(七)本文經由實際的閱讀、篩選、整理、歸納、統計與分析明代學者詮釋
〈蒹葭〉的實際表現,發現即使是單一篇章的詮解,似乎也很難脫離整體詮釋走
向的制約,但也因為如此故而可以加深以往研究成果的確實有效性,提供明代詩
經學者一個更為可信的結論,這對於詩經學史的相關研究者,當然也就具有實質
的學術價值,這同時也就是本文的貢獻所在。(96/09/30/0055)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
  • 月映雪 金幣 +2 謝謝你的引申資料 2008-11-4 02:08

TOP

糟了... 被我亂想了

別問我在想啥咪咧   

TOP

這篇算是蒹葭有感吧~
不過小弟自己覺得寫的很空泛,
祇是算有一點點新意而已

當然~最後還是忍不住問:版大想到什麼勒 (裝熟 )~
如果是建議務必提點小弟(兩位可是我PO了一些詩詞這麼久後唯二的回覆呢!!)~
如果是想到啥笑點也分享一下咩=ˇ="

TOP

不好意思說啦.......

呃....後面寫的你溶我溶的...很容易就被我想歪了 ><!!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老鼠愛小米 於 2008-11-4 10:23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,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
呃....後面寫的你溶我溶的...很容易就被我想歪了 >
你溶我溶= =?
你是說水中火中灰燼中嗎?
那是借自:

【愛的辯證】— 一題二式 洛夫

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
—《莊子、盜跖篇》

式一:我在水中等你
水深及膝
淹腹
一寸寸漫至喉嚨
浮在河面上的兩隻眼睛
仍炯炯然
望向一條青石小徑
兩耳傾聽裙帶撫過薊草的窸窣

日日
月月
千百次升降於我脹大的體內
石柱上蒼苔歷歷
臂上長滿了牡蠣
髮,在激流中盤纏如一窩水蛇

緊抱橋墩
我在千噚之下等你
水來我在水中等你
火來
我在灰燼中等你


式二:我在橋下等你
風狂,雨點急如過橋的鞋聲
是你倉促赴約的腳步?
撐著那把
你我共過微雨黃昏的小傘
裝滿一口袋的
雲彩,以及小銅錢似的
叮噹的誓言

我在橋下等你
等你從雨中奔來
河水暴漲
洶湧至腳,及腰,而將浸入驚呼的嘴
漩渦正逐漸擴大為死者的臉
我開始有了臨流的怯意
好冷,孤獨而空虛
如一尾產卵後的魚
篤定你是不會來了
所謂在天願為比翼鳥
我黯然拔下一根白色的羽毛
然後登岸而去
非我無情
只怪水來的比你更快
一束玫瑰被浪捲走
總有一天會漂到你的手中


所以只是從彩虹消失不見-->不見不散-->無論如何,等妳
除此外好像沒有啥較接近你溶我溶的...^^"

TOP

這點你誤會了

你還特地找資料唷....真認真耶

我說的有部份是"喇豬屎"的(註) ;但是有部份是看起來的意思....

這樣說你不知道懂不懂吼!

註:"喇豬屎"的 ,要唸台語..是灌水跟閑扯的意思

TOP

發新話題

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,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