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新話題

[分享] 美國大學「拒絕信」大有看頭

美國大學「拒絕信」大有看頭



    有讓人無地自容的 還有讓人心頭一暖的…… 都代表著該所大學或校長的風格

  
  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,每到錄取季,考生們也會懷著同樣的期盼,焦急地等待著收到信封。所不同的是,他們除了會收到錄取信,還會收到大學的拒絕信。因為美國的大學是自主錄取新生,無論是否錄取,都會向每個提交了申請的考生發送回信。美國的錄取通知書和我國的大同小異,一個厚厚的信封裡,是到該學校上學需要的資料和一封該校長的歡迎信:「恭喜你加入。」



  而外表看上去薄薄的一封拒絕信,裡面的內容卻是各有千秋、大有看頭。因為從這些拒絕信的態度、措辭裡可以看出該所大學或校長本人的風格。而且會給讀信的考生帶來正面或者負面的不同影響。

  由於報考的學校多,美國的考生們收到的拒絕信也會相應增多,他們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把這些拒絕信,在校園裡張貼出來或是在網上曬出來。下面,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這些學校是如何對待申請者的。


  最鐵面的回信

  「申請我們學校的人很多,每個人都不錯,可你沒有排在前面。學校只能選擇那些適合的學生錄取。」

  ——貝茨學院

  位於美國緬因州的美國貝茨學院,在全美學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,但是很有貴族氣質。而該學院負責新生錄取工作的領導威裡·米切爾說話的口氣也很沖。

  接受採訪時,威裡·米切爾對自己學校的拒絕信解釋道:「我們只是沒有通過某個人的申請,並沒有把誰踢出去。怎麼回信,還不都是一樣?」他覺得錄取新生的工作就是說YES或者NO,沒有安慰申請者的必要。

  讀後感:

  貝茨學院的拒絕信在網上被曬時,經常會招來學生們的一片怒吼。加州一個17歲的高中生邁克說:「看了這封拒絕信後,讓人覺得自己沒有被錄取的原因,是自己太笨太糟糕。這就像是給心頭壓上了一塊冰。」


  最冷酷的回信

  「你沒被錄取。不要打電話來詢問。所有的決定都是最終決定,不可能更改。」

  ——斯坦佛大學

  斯坦佛大學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.6%,該大學錄取辦公室主任理查德·邵說,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杜絕申請人對學校決定的懷疑或起訴。

  理查德說:「我們可不想官司纏身。而且就這樣,還是會有人回頭來找,去年有近200人試圖尋求用法律解決,聲稱要告我們,真是麻煩透頂。」

  讀後感:

  一個非常想進入斯坦佛大學的女生接到回信後,痛哭了好幾個小時,她的母親也陪著她一起哭。考生家長說,這樣的寫法很容易被理解成:「我們不想再聽到你的任何消息了,你不行,不用費那個勁了。」


  最烏龍的回信

  「因為我們的電腦故障……所以你還是沒被錄取。」

  ——加州大學

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竟然向落選學生發了兩次拒絕信。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絕信,可是該校在向被錄取的新生發祝賀信時,一共發出了47000份,其中錯誤地包括了29000個未被錄取的學生。結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。

  讀後感:

  考生抱怨說:「讓我們白高興一場。但他們發拒絕信的時候,何以見得就不是電腦故障啊?」


  最暈人的回信

  一個厚厚的像裝著錄取信的信封裡,卻有一封拒絕信在最上層。

  ——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

  按照慣例,錄取信裡由於有學校介紹等內容,都是厚厚的一封信,而裝拒絕信的是一封比較薄的信。

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共有20個相對獨立的校園,而該大學主校園在大學花園城。大學裡負責新生錄取的安·羅何巴克振振有詞地解釋說:「沒錯,我們的主校園沒有收她,她還可以試試申請分校啊,寄給她分校資料並沒有不對啊。」

  讀後感:

  一個叫安的女孩收到這個厚厚的信封時,以為自己被錄取了。可是打開一看,卻有一封拒絕信在最上面。她數分鐘內先是大喜過望,然後是冷水澆頭,當即難以承受,暈倒在地。


  最洩氣的回信

  「我們很遺憾地通知你,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讀的傳統到你這裡難以為繼。因為你不夠入學的資格。」

  ——波士頓大學

  波士頓大學的傳統是很注重家族觀念,如果考生的家裡曾有長輩在該校讀過書,那麼這個年輕人將更受該學校的歡迎,被錄取的幾率也會相對更高。

  讀後感:

  家長也有「罩不住」的時候。麻州17歲的羅伯·富拉何笛的爸爸年輕時就曾在波士頓大學念化學系,但今年的羅伯·富拉何笛沒有上成該大學不算,學校給他的以上幾句話更讓他感覺無地自容,鬱悶了很久。


  最溫暖的回信

  「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是:學生進入哪所大學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在未來4年中的成長。」

  ——哈佛大學

  高等學府翹楚哈佛大學,估計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%。但是該大學歷年來的拒絕信都被畢業生一致認為是最暖人心的拒絕。

  讀後感:

  18歲的伊福琳·安娜·克露頓說:「我被哈佛拒收了,卻沒有感到苦澀。信中謙和甚至帶著抱歉的口吻,不僅沒有刺激我,反而讓我覺得敢於向哈佛提出申請,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。」


 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

  「我相信,你一定能夠找到你所喜歡的學校,在那裡你會學習得很快樂,而該所學校會因為你的加盟而受益無窮。」

  ——杜克大學

  該大學負責招生的克利斯多夫·古登塔格說:「我理解學生們的心情。四年前,我女兒上學前班被拒,我都很痛苦,更何況是經過各種努力的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呢。所以我想我會盡力做到多一些人情味。」

  讀後感:

  杜克大學贏得了學生和家長們充滿感激的讚揚。加利福尼亞州的丹尼爾·貝萊斯福特是收到杜克大學這樣一封拒絕信的18000個學生之一。丹尼爾寄出了17份申請,收到了14封拒絕信。他說:「讀了杜克大學的拒絕信後,我認為我是一個很不錯的申請者,而不僅僅是一個未被錄取的學生。」溫玉順


  鏈接:加拿大的拒絕信很認真

  「我們仔細看了你的成績,發現你的數學有待加強,希望今後你會學得更好。」

  ——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

  始建於1839年的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,在今年向600位沒有被錄取的學生發出的信函裡,都有手寫的答覆,並認真逐一分析該考生的弱點和未被錄取的具體理由。

  這樣的拒絕信讓人心服口服不說,單是學校花在信上的時間和對每個申請者的關注,就足以令人起敬。

  蒙特愛立森大學副校長羅納德·柏恩說:「我們不是要拒絕誰,我們是要幫助他們知道在哪裡需要改進和提高。如果下次他們再次申請我們學校的話,我相信,我們看到的會是一個更優秀的學生。」

  鏈接:亞洲學生申請留學收到拒絕信怎麼辦

 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亞洲學生申請去國外上大學,對於他們來說,很多人在國內都是班上的學習尖子。但申請後,很可能接到的是國外大學的拒絕信,有的學生覺得受到了打擊,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。其實,沒被錄取的因素很多,該如何應對拒絕信呢?

  第一,接到拒絕信後,盡量堅持自己來處理,這時你會發現,自己成熟、堅強了。告訴自己,學校拒絕的僅僅是我的簡歷,可能在報考的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,但這絕不代表我就是一個失敗者。一扇門關閉了,另一扇門同時打開了,第一理想大學去不成,還有第二理想、第三理想。

  第二,把興趣和精力放在已經對你發出錄取信的大學上,關注歡迎你的大學,好好地研究一下這些大學。歡迎你的大學才是對你而言最好的大學,遲到的溫馨會更加讓你珍惜。

  第三,立刻使自己行動起來,投入到已接到錄取信的大學中去,與新校友聯繫一下,打個招呼取取經。

  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,收到拒絕信是會帶來一些心理傷害的,但它是一時的,只要正確對待、妥善處理,很快就會發現,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

TOP

其實不管拒絕與否

給於失敗者鼓勵  並不會浪費你的時間

而且可以給予新生

幸好台灣都是看榜的  沒有人會說難聽話

最多是獨自傷心  或是被家長罵而已

TOP

發新話題

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,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,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。